您好,欢迎来到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关于基层审计机关研究型审计的思考

阅读次数:38   时间: 2025-01-20

县级审计机关作为最基层的国家审计机关,担负着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审计监督任务,开展好研究型审计对做好县域经济“体检”,促进政策落实,加强县域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侯凯审计长指出,要坚决坐实研究型审计,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这是新时代审计思路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一、研究型审计的意义

(一)履行新时代审计职责的必然要求。侯凯审计长强调“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审计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深入研究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准确把握改革创新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密切关注社会公众的关注热点,审计机关能够形成全面、系统且具有建设性的审计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民生福祉,还能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确保国家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基层审计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基层审计工作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将发挥审计宏观性、建设性作用的理念融入具体审计工作中,要求审计人员在全面、准确揭示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有助于优化审计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职能作用。通过持续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和流程,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审计保障。

(三)加强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基层审计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契机,能够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审计人员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在研究型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思考、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审计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审计人员能够拓宽宏观视野,增强对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把握能力,逐步成长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为基层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研究型审计的研究思路

(一)心怀“国之大者”。审计工作与国家政策和资金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地方要情”。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首先要全面梳理被审计对象所在行业领域涉及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深入学习、研讨和分析,力求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和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找准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确保审计工作有的放矢,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利用现有资源。基层审计机关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相对有限,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上下联动,做好内外互动。在上下联动方面,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参与上级统一组织的项目和相关培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学习热情,认真学习上级审计机关下发的各类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案,深入研究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学习借鉴优秀审计案例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归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研究,从而缩小基层审计研究的范围,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效率。在内外互动方面,基层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工作中要注重信息和资料的积累,养成多看、多听、多练、多学的良好习惯。面对涉及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同时积极与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专业指导和支持,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三)注重统筹谋划。研究型审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贯穿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审计计划编制阶段,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审计工作实际和地方工作大局,既要突出审计工作重点,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又要兼顾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确保审计监督无死角。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统筹调配资源,打破传统的股室分工界限,实行“大兵团”作战模式,积极推进“1 + N”审计。通过整合审计资源,优化审计力量配置,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现审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坚持长久推进。研究型审计是一个长期积累、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更加精准地揭示问题,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研究工作不仅要落实到审前调查、现场实施等环节,更要延伸到审后的整改和经验总结阶段。基层审计工作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工作,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精心编制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审计重点,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方法开展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审计结束后,要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跟踪机制,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巩固审计成果。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在后续的审计项目中克服和解决以前存在的问题,推动研究型审计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三、研究型审计的主要方法

研究型审计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但主要有三种:系统整体研究、纵向历史研究、横向比较研究。

(一)系统整体研究。系统整体研究是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同一年度的预算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不同类型的行业审计,可以分专题进行系统研究,也可以对同一年度的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整体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审计项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形成审计信息或专题报告,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推动地方出台相关制度,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区域治理、基层治理、行业治理和单位治理水平,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二)纵向历史研究。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研究型审计必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入手,指导具体审计业务。纵向历史研究要求将研究贯穿于审计项目或任务的全过程,对某一行业审计或重点项目多年的审计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审计数据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该行业或项目的发展变化趋势,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审计人员把握审计对象的历史演变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策略和提出前瞻性的审计建议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适应新体制,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三)横向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维度的对比分析,拓宽审计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内不同地区的同类型审计进行横向比较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审计案例和经验做法,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审计工作方法和模式,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二是对中外同类型审计项目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关注国际审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和方法,为我国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三是对中外审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立法型审计体制、司法型审计体制、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部门的审计体制以及监审合一审计体制等不同审计制度的特点和优劣,为我国审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四、研究型审计的成果应用

(一)推动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研究型审计的成果应用首先体现在推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与不断完善上。基层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在审计过程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审计成果具有“可批示、能落实”的特点。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同时,对于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意见或建议,为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实现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有机统一,推动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的不断完善。

(二)与其他监督机构形成监督合力。基层审计机关应积极与其他监督机构加强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提升监督效能,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成果互认。在工作中,互相学习借鉴监督方法和经验,共同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加大处理和追责力度。特别是对屡审屡犯、屡教不改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加强协同监督,形成强大的监督威慑力,在促进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提升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提升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加强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基层审计机关要通过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审计报告的公示程序,特别是要加大审计整改报告的公开力度,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接受公众监督。通过信息公开,增强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使被审计单位更加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同时也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渠道,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四)以成果分析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入分析,是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基层审计机关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学习研讨,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经验做法,推广优秀审计实践,对存在问题的案例进行剖析,查找原因,吸取教训,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错误。同时,结合审计成果分析,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完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优化审计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素养强的审计人才队伍,为基层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巨野县审计局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晶都国际C座2单元2003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400-1234-123

    Copyright @ 2020-2030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43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