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把握规律 同频共振 奋力投身内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阅读次数:282   时间: 2024-01-29

一、把握规律,更好履职审计监督服务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善于在总结经验中深化思想认识,善于在遵循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治理智慧。新发展阶段,内部审计提升监督效能、助力组织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把握好审计工作规律。

(一)政治担当是审计工作的“主心骨”治担当是审计工作的“主心骨”

回顾百年审计,审计工作目标和重点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主张,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是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商业银行的政治要求。增强金融报国情怀,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国之大者”谋划和开展工作,是内部审计部门履职担当的应有之义。

(二)系统观念是审计工作的“方法论”系统观念是审计工作的“方法论”

系统观念是重要方法论。落实到审计中,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研究问题,把纵向分析与横向渗透、微观剖析和宏观研究、外在表象与内在原因结合起来,不能浮于表面;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所在组织的各项工作要求,不能僵化守旧、一成不变;就是要用全面的观点揭示问题,将审计发现放到组织、国家发展大局中思考,不能机械、片面地查错纠弊而忽视改革创新。

(三)监督权威是审计工作的“定盘星”监督权威是审计工作的“定盘星”

审计权威,体现在其被法律和制度赋权,也体现在审计对象对审计成果的接受及采纳程度。如果审计发现隔靴搔痒,未发现实质风险,没有让审计对象“红红脸出出汗”;如果审计建议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多是正确但无用的套话,长此以往,审计权威性不断降低,即使有立法和制度维护,审计也会被敷衍对待。可见,高质量审计成果是树立审计权威的关键。

(四)专业胜任是审计工作的“压舱石”专业胜任是审计工作的“压舱石

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要“始终把塑造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作为重要保障,不断加强审计自身建设”。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强化一专多能,厚植“T”型能力,即按照横加竖的“T”型结构积累知识技能:“横”指多元发展拓展宽度,“竖”指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横”“竖”相互促进,挖掘专业胜任深度,拓展创新突破宽度。

(五)研审结合是审计工作的“助推器”研审结合是审计工作的“助推器”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审计能力扩容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研审结合,构建“研究积累—技术突破—敏捷执行”的工作方式是当下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具体来说,就是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做深成果积累;以数字化技术为动能,提高效率、突破限制;以敏捷审计为理念,敏锐反应、快速行动。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二、同频共振,更好找准角色方向定位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作为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的一员,只有自觉统一思想,同频共振,才能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工作与国家事业同频共振

我国商业银行诞生于改革开放的火红沃土,成长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伟大时代,身处盛世、受益于斯。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迈出的每一步都应与国家同频共振,积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

(二)审计工作与组织发展同频共振

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同频共振,应与组织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把“组织所需”与“审计所能”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审计保障组织高质量发展。

(三)自身成长与审计职业同频共振自身成长与审计职业同频共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推动审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内审人员与审计履职要求的变迁同频共振,是积极的执行者和参与者,也是自身成长的收获者和受益者。同频共振犹如顺水行舟,强大的职业平台让我们加速前进。

岁月可回首,前程可奔赴。落实“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要求,是新征程上审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内部审计工作规律,在审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转自: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晶都国际C座2单元2003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400-1234-123

    Copyright @ 2020-2030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4368号